吸电子烟戒烟过瘾又无害?你又被骗了
22日,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,提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。目前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,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。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,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: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,它更不是戒烟手段,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,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。
电子烟的风险
与普通烟相比,电子烟不含焦油,无一氧化碳,二氧化碳,丙烯醛,铅等有害物质,人们把它创造出来的初衷只是为了代替香烟。它在戒烟方面有着别的事物不可比拟的作用,但是我们也不能长期的依赖的使用电子烟,它的烟是来自雾化烟碱香精的,也是有一定危害的化学产品。电子烟并没有改变使用者习惯,还是照样吞云吐雾 ,还是会对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。
它的工作是依靠烟液进行蒸汽的,这烟液的蒸汽被人体吸收后,会在体内吞噬人的细胞,从而降低人的呼吸功能。长久以来,很多人都认为电子烟是没有什么危害的,其实它跟香烟一样,都对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都具有潜在的危险,甚至它的风险还会更加大一些。此外,它的烟液在加热的过程中还会挥发很多的致癌物质,这些致癌物质都对人体有着或多或少的伤害。
电子烟的风险具体表现在:
1.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,电子烟中的各种添加剂成份也存在着健康风险。
2.许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识模糊,容易导致使用者吸食过量。
3.电子烟器具还存在着电池爆炸、烟液渗透、高温烫伤等安全风险。
我国电子烟消费群体
1,以吸烟、戒烟为主的传统烟民
首先是部分传统卷烟消费的替代,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,电子烟以更为安全、环保的宣传定位符合现在消费的发展趋势。此外,国内公共场所禁烟措施趋向严厉,传统卷烟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,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电子烟的发展。
从目前购买人群分析对比,主要以中青年、中产阶级的男性为主,而这类人群也恰好是传统吸烟戒烟人群的主力。所以对于不论是想健康替烟还是戒烟的人群,由传统香烟转向电子烟,成为了主流消费趋势。
2,以时尚炫酷、快消为主的社交群体
电子烟不像香烟直接易耗,而是循环使用的,如今,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多的是关注电子烟本身的口感、品质和价格,倾向于寻求高性价比的电子烟产品。电子烟新手在喜欢上电子烟后,就会更加密切关注电子烟相关的选购常识,并开始留意哪里能淘到原装进口,性价比极高的烟油和配件;所以也就免不了,时常要从各大电子烟论坛、网店、实体店搜罗。
为什么要立法监管电子烟
目前我国电子烟的使用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,但是与2015年相比,接受调查的人群中,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、曾经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,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,都有了提高,而且重点还都是年轻人。
要实现吸烟率的下降,一定要阻止青少年尝试烟草,但是电子烟恰恰容易以时尚的方式诱导青少年先接触电子烟,之后可能会接触传统的烟草。鉴于电子烟具有不安全性,对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会存在影响,所以必须严格加强电子烟的监管。
电子烟并不能真正戒烟
吸烟上瘾不是习惯,是尼古丁上瘾
电子烟戒烟的一大理论基础,在于通过替代传统香烟,用电子烟替代吸烟习惯,达到戒烟目标。可是吸烟上瘾的从来不是一种习惯,而是烟草中尼古丁发生的作用。所以单单靠替代习惯,根本不能减少烟瘾。反之,还会因为电子烟不加节制,而增加香烟的复吸风险。
电子烟能递减尼古丁含量,减少香烟同样能达到
电子烟戒烟的第二个理论,就是通过不同尼古丁含量的电子烟,逐渐减少戒烟者的烟草依赖,最终成功戒烟。这个理论虽然没有问题,大部分成功戒烟的朋友也是这样做的,可是要减少尼古丁的摄入,每天减少1、2根香烟就可以,何必大费周章搞什么电子烟呢?
总之,在目前的研究中,电子烟戒烟只是有“安慰剂效应”的替代疗法,没有足够的科学支持,想要戒烟的朋友也不要把最大的希望,放在这个大多由烟草公司推出的电子烟中。
带“烟”字的尽量别碰
电子烟的使用容易诱导青少年尝试使用传统的卷烟,这样就加快吸烟人群的年轻化趋势。电子烟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尼古丁成瘾,另一方面也会对大脑产生影响,甚至在封闭的环境下还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,所以青少年应该特别注意远离电子烟。
而对于戒烟者来说,电子烟效仿了传统的香烟,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香烟带给人体的危害,但电子烟的作用还是因人而异。电子烟绝对不会起到戒烟的作用,它只是可以取代传统的香烟,只是心灵的慰藉,真正的戒烟没有任何的捷径,只能通过自己的意志力,下定决心,坚定的去戒烟,久而久之便会成功。戒烟不仅是要戒掉的是身瘾,更重要的是心瘾,不要治标不治本。
总之,带“烟”字的尽量别碰,任何时候尝试戒烟都是值得的。(央广网健康)
|
|